再见詹立贵,他已不复当年那个拘谨的少年。他大大方方地与我们交流,一脸平和。即便交流不畅,他也会真诚地看着你,一不小心理解错误,他还会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01
随着考研的帷幕落下,詹立贵成功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这让每一位关心他了解他的人都无比欣慰和感动。是的,从甫一入校,詹立贵就是大家心中的榜样。他身残志坚,荣获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因为幼时不幸的遭遇,他失去了听力,即使现在戴着人工耳蜗,与人的正常交流也比较困难。饶是如此,他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他喜欢打乒乓球、旅游、看书;他创办了必赢官网第一个手语协会,积极普及手语的知识和技能;他热衷于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参加过残疾人文艺晚会的后勤服务、陪听障朋友一起游园以及为残疾人士义诊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为自己也为同伴带来了欢乐与笑容。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他逐渐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所在。
大多数的时候,他都是默默不语,独来独往的。但在班级的QQ和微信群里,却是比较活跃的,偶尔还有点小幽默。他的存在是一种月光拥抱大地的温柔,既不疏离又不太热烈,而是刚刚好。
02
2019年2月15日,考研初试成绩公布,詹立贵初试成绩达400分,是机械工程学院的最高分,这令众人既感到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永远坐在第一排。下课后,总能看见他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各种问题。”
“他是我们班有名的学霸,数学很有天赋。我敬佩他!”
“他是让我心服口服的人,每每看到他,我都深受鼓舞。”
“我们当然觉得他很厉害,但是没有想到他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人看到的往往是成功的表面光鲜,过程中的汗水只有自己知道。认识詹立贵的人都知道,即便是戴着人工耳蜗,他的听力与正常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小到大,他基本都是靠自学完成学业的。
艰难的求学路,每一步都滴着血泪。
因为听不见,詹立贵很晚才开始上学。为了融入同龄人中,他学会看口型,读唇语,打手语,可是仍然遭到排斥和拒绝,学习成绩也总是吊车尾。
那个时候,年幼的他,身上隐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他变得消沉和落寞。
直到初一那年,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詹立贵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要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
当同学们在玩耍的时候,他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看书,不懂的时候,就鼓起勇气去向老师请教。尽管他口齿不清,但老师会耐心地听他把问题一字一字说清楚,然后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给他讲懂为止。
就这样,到了初二下半学期,他的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五名。初中三年,他先后获得学习进步生、学习标兵、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中考发榜,他被县里一所重点中学录取。班主任老师给他赠言写道:“天道酬勤”。这四个字向他的心灵注入强大的能量,鼓励着他要一直勇敢前行,攻坚克难。
高中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不分昼夜的苦读,他完全依靠自学赶上了老师的教学进度。高三的时候,他还踊跃参加各科竞赛,获得生物竞赛二等奖和物理竞赛三等奖。夜以继日的努力,克服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他参加了高考,终于顺利地进入了大学。
进入大学后,他也丝毫不敢放松。一天的大多数光阴,他都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度过。他自学Office办公软件和Photoshop软件,并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他先后获得军训优秀学员、学业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年年拿到品学兼优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此外,他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先后参加了初级及中级青马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03
在问及大学生活有什么难忘的经历,他毫不犹豫地提到了2018年陕西省“争先杯”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那是2018年6月22日,詹立贵和他的队友代表学校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陕西省结构设计大赛。因为在之前的校级比赛中,詹立贵表现非常突出。当大多数人都选用圆柱形的结构来沉重时,只有他选用方形的结构设计,大胆灵活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他获得了一等奖。
而这次要代表学校参赛,詹立贵和队友们要和省内18所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台竞技“承受多荷载工况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他和队员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出了两个竹质模型,本来在实验中75kg的承重都成功了,未曾料想会在比赛现场72kg承重的时候反而出现了意外,最终他们只获得了优秀奖。
虽然成绩不理想,但经过此次的比赛,詹立贵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管是碰到困难和还是惨遭失败,他和队友都始终密切配合,不离不弃,一致向前。
回首那段紧张而又忙碌的日子,詹立贵心怀感激,“其实是因为我临时改了模型的长度导致实际加载失败了,我的队友们不仅没有怪我,反而来安慰我,要我好好准备考研,这让我非常感动。”同甘共苦的友谊,让詹立贵在生活的漩涡中,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缤纷和活力。
04
听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听力上的障碍不仅影响詹立贵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也直接决定他未来的职业发展。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这是经常萦绕在詹立贵脑海的问题。不逃避,也不回避,他清楚自己的条件没有优势,可是他还是想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证明自己,来报答父母,来回报关心他的人。
他询问亲朋好友的意见,也到网络上去查询相关实例,经过好长时间的反复选择,直到大三下学期才下定决心要考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不仅因为这所大学所具有的金字招牌,还因为这所大学离大海很近,而他很喜欢看海。
在考研期间,他每个月会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做调整。他不强求自己早起晚睡,他的作息很规律,每天6:30起床,吃完早饭就开始投入一天的学习,晚上11点左右就熄灯睡觉。偶尔也会跑跑步,偶尔也会玩玩手机,大多数的时候他都在图书馆奋斗不歇。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詹立贵自律而坚强,考研一定是轻易而举的事情。但他坦言,其实他也并非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
“考研的前一个月,我特别慌乱,特别焦虑,觉得好多都没准备好。我每天在B楼顶层楼道疯狂地背英语背政治。”詹立贵以调侃的口吻回忆着那段难忘的经历,“有时候也会痛苦地背不下去,就干脆坐在楼道台阶上,玩玩手机,和朋友一起吐槽考研。”
反复的熟读、理解、联想记忆、背诵,詹立贵咬牙坚持着,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中,他的复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不下去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声音在呼喊着,你要考上华工。看看学习的笔记,想想自己考研的初心。再想想老师们,叔叔阿姨一路上的关心和帮助,咬咬牙,也就坚持下去了。”
苦心人,天不负,初试成绩给予他满意的回报。
初战告捷让詹立贵对自己的考研梦有了更强的信心,但他对复试还是心怀忐忑。“导师会要我吗?”他不担心复试中的考试,他只担心自己不被接纳。在华南理工大学参加复试时,他有些紧张,虽然出的试题是他熟悉的受力分析类型,但导师提问时他听了几遍才听明白。导师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他不适合这个科研方向,因为听力不好的在实验中相当危险。
他有些难过,但还是做好了被拒绝的思想准备。好在另一位导师——谷任国教授,在翻看了他的简历和获奖证书,详细询问了他的经历和学习情况后,表示愿意接受他。终于,有志者,事竟成,詹立贵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圆了自己的梦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研路不易走,切莫言放弃。方法千万种,坚持是第一。”这是他对过去弯路的总结,也是对学弟学妹们的真诚建议。
05
詹立贵的微信名称叫“安然”,他说是安然自若的意思。他经常自勉:“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做好自己。”
因为听力的缺陷,他从小就被迫接受孤独的事实。他说,“面对自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能听老师讲课,讲故事,不能同正常的同龄人一样谈笑风生的残酷现实。我知道抱怨和消沉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但只要换一种心态去看待现实,你会发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在考研期间,詹立贵偶然遇到了一位与他经历相似的研友。或许是因为两人的志趣相投,又或许是因为同为考研奋斗者,他们惺惺相惜成了知己。每天交流吐槽,互相分享考题,两颗曾因为孤独而干涸的心灵,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成为彼此最大的助力。“一个人奋战是孤独的,但是我不一样,我有他陪伴,当然,我也陪伴他。”
面对自己的成长与蜕变,詹立贵说,很感谢大学这四年,让他从一个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的人,转变为乐于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人。而这一路走来的每一个选择和收获,都离不开他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他特别提到乔晓老师对他大学四年的照顾,刘振华老师为他耐心地讲解,还有邵小康老师为他的复试写的那封长长的推荐信。对于身边的人对他的每一点帮助,他感受到的每一滴温暖,他都心存感激,因为这些都是成就他阳光人生的支点。
去摘,遥不可及的星。去追,终会成真的梦。当得知复试最终结果的那一刻,詹立贵的心情有些雀跃,他知道他将会投入更加精彩的生活,不断探索并征服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通讯员 邓勤勤)
链接地址:http://edu.ishaanxi.com/2019/0509/9686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