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油 >> 正文

【陕西日报】党瑞荣:给油井看病的人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06-10 09:11:08 浏览:

前不久,565net必赢官方网电子工程学院的党瑞荣教授过了自己的62岁生日。作为一名退休后延聘的教授,党老师并无“退休”的“自觉性”,每天仍然加班加点地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给那些他深爱的油井“诊病”,为了更早突破井下人工智能技术。

“一口井,用好了可能自喷很多年,用不好可能很快就废了。”党瑞荣谈起油气井,充满感情,“井和人一样。人生病了会有症状,井生病了也会发出自己的信号。生产测井,就是用仪器去监测井的‘生病’信号。”

油气井的井下环境复杂,无法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内在情况,“体检”要靠仪器凭数据。为了使监测仪器在井下高温高压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党瑞荣致力于油气井监测仪器的研发工作,一干就是20年。

当前,党瑞荣研究的课题是井下人工智能技术。他说:“井下人工智能,是由多个模块组合作用共同实现的。多储层优化组合开采是其中重要一环。”

每口井有多个储层被同时开采,各层的产能并不相同。利用仪器实时在线监测和控制,可避免各个生产层开采不足或过度开发,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采收率。“这项技术可使仪器长期驻留在井下,实现井筒的智能化,带来的效益是采收率和产量的同步增长。这不亚于增加了一个大油田!”党瑞荣谈到这些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可是,“驻留井下”对仪器长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石油行业能像国防工业一样,实行‘三不放过’原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党瑞荣说。

“三不放过”是指出现问题时,故障原因查不清不放过;找到原因后,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整改完成后,预期的整改效果得不到验证不放过。但是,对于这一原则,党瑞荣也表示:“不过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势必要增加。这个想法的推行,必须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第一次见到党老师的时候,不修边幅的他正埋头在电脑后面打字,偶尔从眼镜上面看我们一眼。”党瑞荣的一位研究生笑着说,“他一点也不像主持过很多重大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啊。我当时可失望啦!”话锋一转,这位研究生又说:“可听党老师讲了一会儿课,我就觉得整个人都‘燃’起来了!他对科研特别有热情,学术上也很严谨,教学中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我们也很严格。师兄师姐们都说,用人单位特别喜欢用党老师的学生,因为他们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我觉得自己真是选对老师了!”

党瑞荣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必须动手做实验。他说:“有很多学生,把书看得很透了,可是一上手实验,还是不行。一方面,环境不同,实验结果也不同,书上不可能全写到;另一方面,有很多东西,光看是看不懂的,一动手就明白了。做完了实验,回头再看书理解和总结理论,这样知识才学透了。”

党瑞荣也将这种“实践为重”的理念带入了自己的科研团队。

20年间,他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了多种大型复杂仪器,解决了油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不当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正是这一个个监测,逐渐在油气井下搭建起了一个集测试、控制、调节、传播为一体的智能完井系统,在油气生产和储层监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瑞荣放不下科研工作。他说:“我这一辈子的工作都是在‘啃骨头’,啃别人不想啃、不愿啃的‘科技硬骨头’,虽然比较累,但可以解决一些难题……这也是我想做的事。”

链接地址: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90609/html/page_01_content_002.htm

文:惠笑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