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正文

院(系)书记院长访谈(七)新能源学院

作者:新能源学院 发布时间:2024-10-11 15:55:23 浏览:

院(系)书记院长访谈(七)新能源学院

党委书记 廖敏 院长 宋海洋

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新能源学院具体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施六大行动”“实现七个目标”,全校营造了“争做行动派、跑出加速度”的干事创业氛围,彰显了学校面向未来的明确目标与坚定决心。

面对国家对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新能源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秉承“小而精、小而优、教学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落实“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的培养理念,精准对接国家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对教育、科技、人才的强烈需求,瞄准新能源产业科技前沿,积极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深度融合发展,致力于把学院建成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二、高水平党建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新能源学院加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举措有哪些?

新能源学院党委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首先抓好学院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学院党政联席会、党委会议事规则,正确处理党务和行政的关系,勇于担当作为,带领学院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亮点鲜明、运转顺畅的工作态势;其次带领全体党员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守好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抓好立德树人工作责任,带领和助力教师根植“四有”好老师的情怀,营造积极向上、团结高效的学院文化;以党风带作风,以作风带教风、促学风,跑出学院发展加速度。

三、校党委把“推动新能源学院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校一策”选题,新能源学院如何高质量完成“一校一策”目标任务?

学院对“一校一策”目标任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和专题会议对“一校一策”工作研究部署,对高质量完成“一校一策”目标任务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推进,具体举措有:一是坚持政治引领,聚思想共识。学院将“一校一策”工作和学院年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主动扛起责任,积极担当作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计划高效率推进。二是强化工作举措,细化目标任务。学院根据“一校一策”实施方案,科学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合理安排主次关系、先后顺序、推进节奏,确保各项任务有条不紊推进。三是强化创新引领,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学院以推动“一校一策”目标任务为契机,加快构建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院师生的内在潜能和创新活力,全力构建高质量科教育人新生态。四是加强过程监督,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校纪委研究制定了“一校一策”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加强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协调推动,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发展系列挑战的主力军,新能源学院在学科建设、构建支点打造亮点建设高水平教研平台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新能源学院将紧跟“双碳”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和石油石化行业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资源,重点聚焦太阳能、氢能、地热能以及新能源高效转化、存储与利用等学科方向,坚定不移加强新能源与油气深度融合,超前谋划新能源领域交叉学科的申报工作,全力推进学科布局和内涵式发展,不断塑造学院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特色,致力于打造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新高地。根据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学院2024年在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2025年将在材料工程、清洁能源技术、项目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布局,适时依托学校现有相关硕士授权一级学科自主设置新能源域交叉学科。

高水平教研平台建设是推动学院教研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学院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根本保障。未来两年,新能源学院将大力统筹利用各类资源,积极争取校企地支持,搭建绿色零碳新能源综合实验中心,该中心由光伏开发、设计与利用模块、电解水制氢技术模块、燃料电池设计与开发模块、储能器件设计与开发模块、多能互补模块等构成,实验中心实现零碳管理,采用光伏发电作能源输出,结合燃料电池(循环氢能)与能蓄电池实现零碳运行。该中心的建成将成为学校传播“双碳”理念,落实“绿色低碳”行动的主要载体,该中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成为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二是成为教师发展的科研创新平台;三是成为新生入学的实践教育基地;四是成为企业“双碳”人才的培训实践平台。同时,学院将依托该实验中心于2025年申报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026年申报西安市重点实验室,并联合新能源相关龙头企业适时筹备申报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新能源学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特色和亮点有哪些?学院成立以来的人才培养成效如何?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了协同育人“双循环”的培养机制:一是构建育人文化新生态,打通学院协同育人内循环。大力开展“系+学工”和“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新程大讲堂”等协同育人创新举措,开展科教协同,强化学生参与科研攻关的学术创新力,营造育人文化氛围,构建全院师生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全力打通师生协同育人内循环。二是聚焦学风体系建设,创造校企地协同育人外循环。持续开展“一专一企”校企地协同育人模式,先后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并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隆基班”,目前正在着手推进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中来班”,全力开创人才定向培养的新局面,构建校企地联合办学的新格局,稳步创造校企地协同育人外循环。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考研就业实现开门红。学院2023届首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超40%(名列全校第一);2024届第二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32%(名列全校第),50余名学生先后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长安大学美国杜克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50)、英国谢菲尔德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96)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连续两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与升学质量均实现开门红。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4.51%(名列全校第);2024届第二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3.87%(名列全校第一),毕业生先后进入隆基绿能、国家管网、大唐发电、中国广核、中国电建、中国水利水电、长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知名企业工作,连续两届毕业生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六、青年教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新能源学院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如何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内在潜能?

学院2024年6月出台了《新能源学院青年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实施办法(试行)》,2024年下半年学院已经全面实施“强师工程”。通过强师工程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授课艺术、科研水平和科研竞争力,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实施青年教师“强师工程”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全面落实帮扶机制。通过“师徒结对、言传身教”的方式,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制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从2024年9月起,学院将对来院工作未满两年的青年教师全面启动随堂听课制度,并设置了过程性管理和监督环节,形成了“‘老‘带新、新促’老‘”教学能力提升的新局面。二是大力实施挂职锻炼。今年六月以来,学院班子成员聚焦”青年教师企业挂职””企业人员技术培训“”校企科研联合攻关““学生实习实训”等,主动对接同欣科技、玉门油田、中来光伏、陕鼓集团、西安工投集团、大唐电厂等企业,积极落实校企合作事宜。2024年9月15学院与西安长庆同欣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和挂职协议,同时选派了两名优秀青年教师入驻企业开始全职挂职,正式开启了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篇章。三是精心搭建交流平台。学院多措并举、攻坚克难,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今年5月以来,学院联合教师工作部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为学院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蓄势赋能。2024年5月23-26日学院协办了“第二届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暨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赋能大会(南京)”,2024年8月23-25日学院承办了“第三届新能源与人工智能青年学者前沿论坛(西安)”,为学院青年师生搭建了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 文字:新能源学院
  • 图片:新能源学院

  • 编辑:邱闽晨
  • 审核: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