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年研究生录取工作的结束,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来喜讯!地质(创新)1501班全班21人,13人考取研究生,班级考研录取率高达62%。其中,有1人于2018年获得推免资格在本校保研,1人考取中山大学,1人考取西北大学,4人考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人考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人考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人考取西南石油大学,1人考取565net必赢官方网。
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主题班会优秀班级,各种比赛和奖学金的“收割机”,这就是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创新)1501班“学霸班”。
地质(创新)1501班是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试点培养的第二届人才创新培养班级,它是根据专业特色设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配备专门经费,开展“小班教学”、“教授授课”等教学改革实验,培养基础扎实的理科学生。
地质(创新)1501班目前共有21名学生,精英工程师培养模式贯穿着这个班级每一个阶段,学生们的成长就是这个模式最有力的注脚。班级成绩一直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四级通过率91%,位列全院第一。21名学生里有12名学生拿过奖学金,中石油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品学兼优奖学金,总计金额达7万多。全班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以上竞赛获奖4人次。
“大家都很努力地学习,特别是在考研期间。”班长宋亚涛谈到,他们经常搞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以此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只要班级凝聚力强,班风和学风就好了。因为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就会相互督促,结伴同行。在考研过程中,班里形成了以詹诚、宋雅雅、于吉旺为榜样的集体考研复习热潮。在地科楼312自习室,大家互帮互助,以积极和从容的心态面对学业压力。团支书陶华保研成功后就任劳任怨地承担起全班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地质(创新)1501班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小班授课,教授上课。因为是小班教学,使得老师们在课堂上方便与同学们交流,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学习状况,给予的学习建议也是非常中肯。频繁的师生接触,使得老师对学生们的性格、爱好、心理健康状况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在学习委员宋雅雅眼里,这些老师都非常好!她热情地介绍说:“王凤琴老师、斯尚华老师、王建民老师、王起琮老师、刘洪军老师都是知识渊博的老师,也是我们喜爱的老师!在课下,老师更像我们的良师益友,他们和我们交流,给我们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有优秀的老师做领航人,同学们的学习很有劲头。辅导员邱岭老师和班主任李庆本老师还为班级制定了“1+12”的“1帮1”模式,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成立学习小组,党员带头1帮1,班级整体上课认真、学习主动、活动积极。
地质(创新)1501班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全班21名同学,只有5名女生。她们上得了课堂,下得了赛场,拿得出好成绩,玩得出新花样。
宋雅雅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是班里的学霸,拿最多的奖学金,认真好学是她不变的品格。陶华是班里的团支书,为班级事务跑前跑后,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薛鲜鲜是班里的组织宣传委员,积极主动组织班级活动,是个热心肠的姑娘。郑思静是个英语达人,年年参赛,年年拿奖。乐观大方的孟欣是担任2017级助理班主任,恪尽职守,忠实地呵护学弟学妹的成长。
这5名女生既会学又会玩,也是班里最受保护的。在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男生们总是义不容辞地给予她们最大的照顾和帮助。
“出去游玩或者暑假实习的时候,男生们会主动帮我们提包,买水,遇到需要搬岩石标本或者是搬岩心的时候,都不会让我们动手的。”宋雅雅很开心地说:“我们班的男生还是非常暖的。”
大学时光匆匆而绚烂,地质(创新)1501班的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我的能力,而且在美丽的西石大留下值得铭记的点点滴滴。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收获了满当当的成绩绩点,在数学建模、英语竞赛、体育赛事、科技创新等各类舞台上也表现精彩。
耿直豁达的邹通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高数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热情开朗的郑思静捧回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和特等奖。活泼可爱的宋雅雅不仅年年拿奖学金,体育比赛也能得奖。幽默风趣的王鹏是个健美冠军,开朗大方的陈进才体育才能表现突出,短跑季军,还是个跆拳道黑带高手。“宅男”赵宇豪会在宿舍表演吹横笛等等。活泼、友爱、团结、拼搏、多才多艺、身怀绝技,地质(创新)1501班的同学们学得好,玩得也好,是学习和兴趣特长双丰收!
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学习生活,将这21名年轻人紧紧凝聚在一起,他们共同经历成长的风雨与彩虹,一起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温暖而和谐的大家庭。“团结友爱”是他们对这个集体最深的认可,也是让自己能够时刻保持努力不断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