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党委宣传部在雁塔校区第五会议室举办了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者培训班,邀请《光明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张哲浩老师来校作报告。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国武主持报告会。各院系级单位党组织、机关党委各党总支、各教工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各院系教工通讯员,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共100余人参加报告会。

张哲浩老师以《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为题,作了一场案例丰富、生动幽默的报告。“驴的身子,马的脑袋,这样的新闻产品时常会出现的我们的视野中,如何避免‘四不像’的混合体新闻作品?”张哲浩开场的精彩发问,直指当前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体裁不分、语言不活、角度不明、主题不深、写作能力不高的“五不”痛点,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思。他谈到,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把消息和通讯分清楚,坚持用新闻事实说话,用心用情用力写出有温度、有品质、有筋骨的作品。

新闻记者应该有怎样的职业素养?张哲浩结合自己多年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六个力”:即定力、学习力、发现力、策划力、表现力、传播力。他解释说,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坚持独家思考,做好“特色饭菜”,不盲目追求“全能冠军”;合理适度策划选题新闻,挖掘新闻事件中的重大价值;到基层一线去采访,善于利用新媒体,这样才能写出专业厚重、有灵气、具有社会价值的优秀新闻作品,也才能更好地打动人、激发人、引导人、鼓舞人。
关于记者的职业精神,张哲浩认为,合格的新闻记者要拥有“六个神”:吃苦精神、奉献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担当精神、士兵精神和“走转改”精神。他特别强调记者要拥有士兵精神:“记者和战士一样,需要服从指挥,指哪打哪,既要能吃苦奉献,又要能冲锋陷阵,这样才能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李国武部长在主持时谈到,张哲浩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激情洋溢,他将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及写作经验,浓缩成一道精神大餐奉献给大家。希望各位宣传委员、通讯员深入理解张老师讲座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用心思考如何把学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做得更好,构建起“大宣传”格局,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